纳米标准与检测重点实验室第182期学术报告
报 告 一:纳米孔单分子界面电化学分析
报 告 人:龙亿涛 教授,华东理工大学
时 间:2018年2月7日(周三) 上午09: 30
地 点:南楼二层会议室
邀 请 人:裘晓辉 研究员
报告摘要:
界面精准动态测量的挑战在于亟需建立动态、原位、实时、具有高时空分辨的界面分析新方法。本研究利用多肽单体自组装形成了具有纳米孔道结构的单分子界面(如Aerolysin),建立了单分子界面构建新方法。在自行研制的光电化学测量系统上极大地提高了界面电化学测量的灵敏度和准确性,将电化学测量的空间分辨提高至1 纳米,电流分辨提高至100飞安,时间分辨提高至4微秒。进一步,利用单分子界面“电化学空间限域”效应,延长了单个生物分子亚稳态结构寿命,发展了以“空域”换“时域”的新策略,建立了实时监测单个生物分子亚稳态折叠构象动力学变化特性的新方法,实现了单个碱基差异DNA分子的实时分辨,完成了混合复杂体系的超灵敏检测和核酸外切酶‘分步降解’单链DNA过程的实时观测,极大地简化了单分子分析繁琐步骤,为单个自组装体动态特性研究提供了新的分析基础。
报告人简介:
龙亿涛,华东理工大学教授,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山东大学本科毕业(1989年),南京大学硕士(1996年)、博士(1998年)。1999-2001年在德国Heidelberg大学做博士后,其后分别在法国国立高等巴黎化学学院(ENSCP)、加拿大Saskatchewan和Alberta大学、美国加州大学Berkeley分校做研究工作。研究方向包括单分子分析、单纳米粒子光谱电化学、电化学超灵敏即时检测和环境污染物现场快速检测等。现承担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重大仪器专项。已发表包括Nature Nanotechnology、Nature Methods、Nature Protocols、JACS和Angew Chem的SCI论文200多篇, 取得专利20项,获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中国分析测试协会科学技术特等奖。担任ACS Sensors副主编,<化学学报>、Theranostics和Microchimica Acta编委。Fellow of the Royal Society of Chemistry, 英国Bath大学、Birmingham大学(2014-)和加拿大Western大学(2014-)访问教授。
报 告 二:基于限域效应的单分子测量新方法
报 告 人: 应佚伦 特聘副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
时 间:2018年2月7日(周三) 上午10: 30
地 点:南楼二层会议室
邀 请 人:裘晓辉 研究员
报告摘要:
纳米通道技术作为一种无需标记、可实时监测、高分辨的单分子检测手段,已被广泛应用于生命体内重要小分子的分析研究。然而,传统纳米孔道难以测量单个电活性物质的氧化还原特性,无法获取单个重要生物分子间的电荷传递信息。针对这一挑战,本研究构建具有纳米几何构型的限域纳米孔道,将单个分子的“电化学过程”限域在单个纳米孔道内,从而构建了含有电活性尖端的无线限域纳孔电极(Confined Nanopore Electrode)。通过调控纳米孔尖端电场,在单分子水平上实现电活性物质的可控氧化还原反应,将单个分子界面电荷传递过程精巧地转化为极易分辨的孔尖离子流增强时序信号,建立了具有孔尖电荷极化增强效应的纳米孔电化学分析新机制,从而实现高空间分辨和高时间分辨的的纳米孔电化学测量。进一步,利用纳米孔电极可控扩散离子流制备了直径均一的环状纳米金颗粒自组装体,获得了单个纳米颗粒动态电荷传递信息,为单个活细胞、单个颗粒以及单个分子的电化学测量提供新思路。
报告人简介:
应佚伦 华东理工大学特聘副研究员。华东理工大学精细化工专业本科(2009年)、分析化学博士(2014年),期间赴英国伯明翰大学联合培养,2014-2016年在结构可控先进功能材料及其制备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进行博士后研究。2016年起受聘于华东理工大学特聘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纳米孔道单分子测量、功能化新型光电纳米孔道构筑及瞬态电信号大数据智能识别算法研究。已在Nat. Nanotech., Angew. Chem. Int. Ed., Chem. Sci., Small, Anal. Chem., Chem. Commun.等SCI期刊上发表论文4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及中英合作与交流项目等项目5项,获2015年中国科协“未来女科学家”项目和201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最具潜力女科学家”项目资助;入选《2016年度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者选介》百人名录;任Scientific Reports编委。
相关附件 |
---|
相关文档 |
---|